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2017年经济工作,如何看待会议作出的经济部署?2017年的经济将呈现何种态势?为此记者专访了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任泽平认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记者:您对2017年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什么?
任泽平:在2015年“经济L型”判断的基础上,我们推演2017年中国经济图景,基本结论是:中国经济可能正在“软着陆”,2017年会有“二次探底”,但回调幅度不深,中国经济离增速换挡的底部可能已经不远了。明年经济既非复苏,也非衰退,经济中期“L”型,短期“W”型。另外,明年通胀既不会挑战警戒线,也不会重回通缩,整体温和。
需要说明的是,我所指的“软着陆”,更多地是周期性见底而非结构性见底,是中国经济凭借着30多年改革开放建立的市场机制自身周期性力量出清的自然结果,而非结构调整到位的新常态。比如,金融杠杆率仍然偏高,传统产能过剩行业国企占比偏高,房地产市场过度繁荣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明显,服务业管制有待放开,GDP锦标赛的旧引擎熄火后新引擎新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等等。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经济仍不具备再出发的能力,经济复苏在短期仍难以实现,供给侧改革和结构调整仍然任重道远。
记者:当前市场上与“软着陆”判断不同的观点主要有加强复苏和重回衰退两种。您如何评价?
任泽平:加强复苏的观点主要是基于补库存周期启动、产能周期恢复、美国经济复苏、印度起飞、特朗普财政扩张等,我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软着陆”的结构基础并不扎实;重回衰退的观点主要是基于房地产调控之后销售拐点出现、基建高增难以持续、贸易保护主义增加外部不确定性等,我认为,未来房地产小周期回落但幅度不深,投资增速不高,补库存和中美财政共振会部分对冲房地产投资下滑的影响。
展望2017年,我预计经济将在二季度前后二次探底,但回调幅度不深,全年GDP增长6.5%左右,CPI增长1.7%左右。
记者: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变为“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改革和扩大需求顺序的调整说明了什么?
任泽平:这说明了重要性地位的调整。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今年在供给侧改革和市场周期调整的共同作用下,经济“L”型探底,PPI持续回升并转正,企业效益改善,国内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好转,这为2017年政策重点转向深化改革和防范风险提供了有利条件。虽然今年GDP增速6.7%,比去年下滑0.2个百分点,但企业效益大幅改善,1至10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6%,比去年同期大幅回升10.6个百分点。2016年不仅经济“L”型探底,更重要的是企业效益见底,效益底是比经济底更重要更扎实的底。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了防控金融风险的重要性。您认为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有哪些?
任泽平:一是未来房地产调控将始终处于高压姿态,对于环比价格上涨的热点城市将不断加码限购限贷政策,否则地方政府将被问责;二是2014-2015年人民币被动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势货币,积累了高估压力,未来汇率将继续修正高估,回归均衡合理;三是由于特朗普“基建+减税+反移民”等政策推动再通胀、美联储加息次数上调、美元走强、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至2.6%、中美利差收窄等,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增加资本流出压力,未来资本账户管制将不断加强,发改委等四部门关注异常FDI;四是面对过去非银机构通过加杠杆、加久期、降信用的方式套利,央行通过“锁短放长”投放流动性,以实现拉长久期、抬升成本来实现债市去杠杆;五是前期新兴保险通过万能险举牌甚至并购上市公司,监管层开始出台“保险姓保、保监姓监”的新规。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这一表述与12月9日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一脉相承,也显示出房地产市场问题在目前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位置。您如何看待房地产的走势?
任泽平:中央经济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表明中央明确了房地产的居住属性和消费属性,否定了投资投机属性。
2008年以来,经常把刺激房地产作为稳增长的工具,经济衰退时刺激房地产、经济企稳后再收紧,2009年、2012年、2015年至2016年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很大程度上跟政策刺激有关,形成了一个3至4年的政策周期。2014年至2015年房地产投资大幅下滑,2015年全年增速只有1%、12月当月只有-1.9%,2016年初以来开始触底反弹,1至10月增速6.6%、10月当月13.5%。
国庆期间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10至11月房地产销量大幅回调,考虑到从销量到投资的传导时滞为6个月左右,房地产投资的回落可能要到2017年二季度前后。但是,这一轮房地产投资回调幅度可能不深,预计2017年房地产投资增速1%至3%,主要的原因是前期房地产投资增速主要受一二线城市推动以及三四线城市去库存超预期影响。
试图通过刺激房地产来实现稳增长,是发展观问题,是以民生为代价,未来可以观察完善土地财政、增加土地供给、房产税立法、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等的进展。2015年至2016年房价大涨,房地产销售火爆,但土地购置面积低迷,土地供给没有跟上,而当前的房地产调控主要是通过限购限贷来限制需求,这为未来房市埋下隐患,亟需解决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不匹配、土地供给和城市规划等基础问题。
记者:您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透露了哪些投资机会?
任泽平:我认为,2017年有望迎来改革深化及红利释放带来的股市新行情。2016年供给侧改革推动了产能出清、商品价格上涨和企业业绩改善。展望未来,我们可能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经济从快速下滑期步入“L”型探底期,物价摆脱长期通缩步入温和通胀,企业业绩从低迷步入温和改善,政策从稳增长转向改革深化和防范风险,大类资产轮动从债市房市转向股市和商品,股市从过去的题材炒作步入更加重视业绩和基本面改善。随着经济“L”型“软着陆”,企业盈利改善,核心确立,改革深化,十九大将开启新的五年,国内外对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信心正不断增强。
任泽平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董事总经理。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