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评论员文章
2013年担保业:风险与机遇并存
2013年是担保行业的重要年份。这一年,担保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所发挥的作用得到多方认可;这一年,融资担保行业管理办法修改告一段落,行业规范发展将有更高层次的制度指引;这一年,中国融资担保行业协会成立,全国性的行业组织诞生,自此行业有了“代言”并且有望推动行业自律迈上新台阶。
新年回首时,业内人士认为,“风险与机遇”是贯穿2013年担保行业始终的关键词。
2013年8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了加快建立“小微企业——信息和增信服务机构——商业银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新机制,是破解小微企业缺信息、缺信用导致融资难的关键举措。
担保同业竞争加强,银行业务“下沉”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这使担保机构既有压力也有动力。
随着金融业改革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化,银行业的经营将出现分化,也有“向上走”和“向下沉”的趋势,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等的风险缓释需求更加明显,这应该会给担保机构带来新的机会。
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融资性担保行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实施意见》提出要强化对小微企业的增信服务,符合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市场定位和功能定位。这既是对融资担保业市场价值的肯定,又显现了国家宏观政策层面对行业发展的长期利好及行业未来广阔的发展前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