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强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完善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有利于增强有序竞争、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的机制。而提升国民金融素养、推进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构建金融消费者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手段,是防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的一种有效预防性措施。
2016年以来,人民银行积极借鉴国际成熟经验,探索将金融诚信教育与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指导太原中心支行选取临汾市作为试点,大力推进“金融与诚信”知识进课堂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接受金融知识,滋养诚信文化,目前已经走进了全市约5万名小学生的德育课堂,实现了市、县、乡1056所小学的全覆盖,取得了实质性、阶段性的成果。今年,“临汾经验”在山西省各部门的大力推动下,在全省试点示范、稳步推开。
“金融教育,以人为本。”刘国强表示,实践证明,积极开展“金融与诚信”知识主题教育活动,构建金融知识普及长效机制,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深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利于完善以社会公共道德和社会公众常识为主要内容的小学生德育教育体系,有利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刘国强要求,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化合作,齐心协力推进金融知识普及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重落实。要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多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在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方面统筹考虑、协同推动。二是要强化课堂实效,贴近需求深推动。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金融知识需求,由浅入深、由繁入简,系统化、科学化设置课程。同时加强跟踪评估,不断改进教育方式和内容。三是要强化学用结合,延伸方式提效果。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重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进一步延伸教育方式,逐步构建“校内+校外”的青少年金融普及教育体系。四是强化示范带动,纵深推进扩成果。继续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推进思路,积极开展金融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