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 注册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鑫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8年9月21日)
  • 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余庆鑫财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12月2日)
  • 热烈欢迎贵州智博利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3月3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兴汇融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加入协会! (2015年9月7日)
  • 欢迎贵州省桐梓县国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30日)
  • 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众和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29日)
  • 您的位置:遵义市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行业协会 > 行业动态 > 正文

    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本报评论员  2017年11月3日
    牢牢把握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 踏上银行业转型发展新征程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评论之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这为新时代金融改革和金融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金融与实体经济互促共生,关系密切,实体兴则金融兴,实体亡则金融亡。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稳步推进,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逐步增强,实体经济的繁荣发展也为深化金融改革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居主导地位。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既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殷切期待,也是银行业自身改革发展的本质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深化金融改革等领域成绩显著。特别是今年以来,银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经营转型,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方面,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不断提升。银行业围绕国家发展战略,大力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长期、稳定、可持续的金融服务;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我国自主品牌发展;扶持“三农”、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薄弱环节。

      另一方面,银行业改革转型持续深入推进。银行业积极践行金融科技,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现有产品和服务进行整合改造升级,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建立基于移动互联的互动式、场景化、特色化服务平台;通过“事业部+互联网金融子公司”全新模式,注重提升内部运营管理的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能力,拓展新的利润增长点;积极推进普惠金融组织架构改革,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服务实体经济的半径不断延伸。

      继往不平凡,开启新时代。新时代之“新”,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强调“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作为金融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银行业应当清醒地判断自身所处的历史阶段,进一步深刻理解金融业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共生关系,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促进金融服务和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助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着力提高银行供给体系质量与效率。

      首先,创新资金供给方式,支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银行业应顺应经济结构转型方向,调整金融资源投向,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需求,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融资支持。同时,把握实体经济领域的真实需求,按照“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原则,严格控制“两高一剩”、“僵尸企业”和过剩产能的信贷投放。按照国家因城施策、分类调控的政策导向,积极支持三四线城市去库存,重点满足居民自住及改善型购房融资需求。

      其次,专注普惠金融,服务“降成本”、“补短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最终要体现在企业和产品上,特别是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银行业应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进一步调整创新产品结构,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尽可能降低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水平。此外,进一步加大涉农融资支持力度,通过“一次授信、循环使用、动态监管”小额信贷运行机制,逐步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覆盖面。

      再次,多措并举推动金融精准扶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贫困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金融助力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银行业应实施信贷倾斜政策,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发展、农户自主创业、农村消费升级、移民搬迁安置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赋予贫困农户发展的基本能力,实现由“输血”向“造血”飞跃。探索完善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协同扶贫的良好机制,加强政银之间、金融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推进资源共享,提升扶贫效能。

      总之,新时代的银行业,将迎来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而唯一的出路便是向改革要红利,向转型要动力,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目标,以改革创新开启建设现代银行业的新征程。

    责任编辑:yxt

    联系电话

    0851-2821259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