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 注册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鑫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8年9月21日)
  • 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余庆鑫财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12月2日)
  • 热烈欢迎贵州智博利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3月3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兴汇融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加入协会! (2015年9月7日)
  • 欢迎贵州省桐梓县国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30日)
  • 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众和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29日)
  • 您的位置:遵义市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行业协会 > 行业动态 > 正文

    乡村振兴:银行业迎来更好发展机遇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周萃  2018年2月6日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新春伊始,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5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业内专家认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新时代“三农”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顶层设计,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原则,把振兴乡村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个重大任务,对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金融机构的鼎力支持。中央一号文件就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保障措施均作出全面部署,为致力于服务“三农”的金融机构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多机遇。

      强化投入保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金融是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一环。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认为:“首先是提高金融供给数量,通过强化金融服务方式创新、加强考核评估、差异化监管,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倾斜。”

      业内专家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服务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适应农业农村新形势、新需求,明确涉农和小微业务增长目标。改造升级“三农”和农村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制度、流程、产品、渠道,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集体经济壮大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

      “银行业要加快完善和推进改革,深化三农事业部、省农信联社、村镇银行等机制创新,提升金融有效供给的数量,多元化满足乡村振兴的金融需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董希淼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在提升金融供给数量的同时,也需要提高金融供给的质量。吴琦认为,应当推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结合自身的职责定位和业务范围,协调发展、互为补充,形成多层次、广覆盖、竞争适度的农村金融体系。

      以创新和科技服务“三农”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对此,农业银行三农政策与业务创新部副总经理王县力认为,金融机构应着力发挥产业发展“助推器”、城乡融合“粘合剂”和乡村治理“阳光房”的作用。

      “围绕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和乡村治理等重点领域,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开展政策、制度和服务模式创新,贡献金融力量;把城市成熟的金融产品,通过标准化、简式化和属地化改造后,推广应用到农业农村领域,让广大农民用得上、用得好、用得放心。”王县力表示。

      为农业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银行业将迎来更好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遇。业内专家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顺应农业农村经济的深刻变化,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在支持现代农业、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结构加快调整、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领域,发挥连接供求的桥梁作用。

      “创新基于农村各类产权的金融产品和抵押担保服务,比如农村‘两权’、集体产权、林权等,盘活农村存量的资源、资金、资产;立足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特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深耕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优化业务审批流程,缩短融资链条,提高信贷投放效率。” 吴琦认为。

      科技是促进银行业服务“三农”的重要推手。王县力表示,要把互联网技术和金融科技引入“三农”领域,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拓宽金融服务的时间和空间,解决“三农”金融服务信息不对称和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问题。

      切实推进“三农”普惠金融

      加快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是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关键一环。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汇聚广泛的金融资源和社会力量,这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随着乡村的各种价值和功能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和发掘,农村经济产业链和价值链也在不断延伸,农村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都将为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发展农村普惠金融的目标,就是要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特别是要让农民、小微企业、低收入人群、贫困人口、老年人及时获得价格合理、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以激励为导向的普惠金融政策体系,鼓励和引导经营机构和分支行向农村地区延伸服务、拓展功能;推进‘融资+融智’扶贫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定向精准支持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从金融角度提出建议,协助地方政府优化产业发展规划,积极助力扶贫对象创业就业。”吴琦建议。

      提高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银行业还应切实做好农村金融的风险防控工作。加强相关政策和农业行业研究,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建立匹配农村农业项目的风险控制模型,以及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及时防范和化解风险。

    责任编辑:yhao

    联系电话

    0851-2821259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