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双宁说,从地方“准金融机构”的“度”看,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准金融机构多由地方负责准入和日常监管,存在“四不”,即监管标准不一,监管意识不强,监管力量不足,监管力度不到位的问题。有些地方对这类机构普遍重发展、轻监管,这在上世纪90年代是有深刻教训的。对这类机构既不能管死,又不能任其“乱”,关键在“度”。
此外,近年来由于银根偏紧,企业“钱荒”,导致民间金融活跃。“存在的就是合理的”,站在需求的角度看,民间融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站在监管的角度看,不能任其泛滥,要因势利导。
具体监管方面,唐双宁说,要分三步,做到“看得见、摸得着、管得住”。“‘看得见’就是弄清情况,现在都知道这些问题很普遍又很复杂,但具体情况怎么样,数量有多少,并不清楚。所以要弄清情况,这是第一步。‘摸得着’是在弄清情况的基础上分门别类,明确监督责任,这是第二步。最关键的是要堵邪门,开正道,使其业务活动有法可依,经营行为有规可管,风险能够控制得住,这是第三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