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7日,内地首家赴港上市的小贷担保公司瀚华金控股份有限公司突然宣布延迟上市,此举被看作是资本市场对小贷公司看空的一个重要信号。自称为中国最大的信用担保公司及第二大小额贷款公司,瀚华金控上市消息曾引发两地资本市场的关注。
之后不久,也就是3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辽宁沈阳调研小贷公司,对小贷公司的发展壮大给予了正面鼓励,并要求财税部门要“抓紧研究,尽量支持”。中央主要领导对小贷公司发出的积极信号,对行业来说是一针强心剂。
与全国很多地方一样,贵州的小贷公司也面临着“融资难、税负重、身份不明”等问题,业界人士甚至提到,如果解决不了这几个问题,这个行业前景未来将会很暗淡。既缺少顶层设计的支持,也缺少民间社会的认可,要想做大做强显然难成可能。然而小贷公司却是服务小微企业的重要融资平台,同时也是提供税收的重要群体,行业不发展、慢发展,都会影响到贵州金融业在全国范围中的发展格局。记者近期对贵州省小贷行业进行了深度采访。
先天不足?
专家表示,从国家实行试点小贷公司到现在,都几年了,还一直沿用这个试点管理办法进行指导,必然存在诸多的先天不足。
陈贵阳,贵阳小额贷款行业协会的会长,正如他名字所富含的意义一样,具有相当鲜明的“产地标志”。他出生贵阳,又多年在贵阳深耕细作,将所属公司发展成资产数亿的集团公司,涵盖房地产、小贷公司、融资担保等多个行业。
小贷公司只是他的其中一个产业。
2012年,贵阳小额贷款行业协会成立,陈贵阳被选为创立会长。从此,他不能只关注自己旗下的小贷公司,还肩负着为几十号会员单位以至整个贵阳小贷行业未来发展的重任。
经营数年的小贷公司,陈贵阳深感行业发展的局限。“小贷行业虽然在快速发展,但也存在先天不足的原因。”他举例说,一个人是否健康,首要是先天的问题,如果少了只脚,少了只手,无论后天你怎么努力,都难成大气候。一个事物发展得好坏,和他先天有密切的关系。小贷公司也一样。
他所指的“先天不足”,意思是小贷公司干的为老百姓谋福祉之事,但获得的却是“不平等待遇”,从事的是金融工作,但却没有享受到金融行业的政策待遇,比如小贷行业普遍税负重、融资渠道不畅等。
同是作为行业协会负责人,贵州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会长、贵州黔中泉小贷公司董事长赵向阳更是一针见血地说:“国家给我们明确是普通工商企业,但实际上它做的是金融工作,人民银行又给我们核发了金融机构代码证,比照金融企业进行管理。由于身份的问题带来了小贷公司的一些难题,凡是对金融企业有好处的事情,小贷公司享受不了。”
为探索行业发展之道,赵向阳经常带队到北京、成都等城市学习各地小贷公司发展经验,并多次向上级领导反馈行业意见,今年2月12日,在全省金融机构座谈会上,他向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谌贻琴提出放宽小贷公司融资渠道、降低小贷公司税收负担等建议,并希望贵州借鉴省外优秀政策及经验,切实解决小贷公司的行业困难,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谌贻琴表示,要合理布局、规范和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加快组建地方金融组织、探索设立民营银行,必要时走出去交流考察、借鉴学习。
融资难?
据相关数据显示,整个贵阳市的小额贷款行业,贷款余额不足30亿元,整个贵州省约70多亿元,与贵州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一万亿的贷款余额,比例显然低得可怜。
“我个人认为小额贷款的贷款余额,应该占到全省贷款总量的三分之一强,而不是现在的两百分之一。”市小贷行业协会会长陈贵阳认为。
据了解,贵州有3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然而平均注册资本只有三千多万,从机构数量上看,在全国中等偏上,但从贷款余额来看,却是排名靠后的。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来自不超过两个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融入资金,且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
省小贷公司协会会长赵向阳表示,小贷公司的杠杆作用根本没有得到发挥,都是靠自有资本在放贷,像黔中泉小贷公司注册资本是3.1亿,是当地信合的三倍,但信合可以吸收存款,它的存款余额是三十多个亿,它的贷款就放了二十个亿左右。而我们小贷公司把这个三个亿放贷完就没有了,我的实力是它的三倍,但我的放贷规模只是它的七分之一。
为了创新融资渠道,去年8月26日,贵阳市黔中泉小额贷款公司第一支小贷收益权产品在重庆金融交易所获准上市发行,正式获得首期1000万元融资。10月24日,该公司第二期信贷资产收益权产品又在重庆金融交易所成功上线发行,发行产品的额度是2000万元。这标志着我省小贷公司在省外融资迈出关键一步,为当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三农”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针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难的问题,有关部门开始放松对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的限制。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曾表示:“监管部门对小贷公司的发展给出了积极的引导信号。银监会在其2013年第131号文件中规定了在评级的基础上,可以向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文件规定,严禁向典当行和非融资性金融机构授信,小贷公司不在禁止之列。中国人民银行也在积极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指导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征信制度。这些都是金融最高当局对市场发出的积极信号。”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已经有不少省市金融办推出了地方小贷新规,试图从地方层面突破小贷公司的融资瓶颈。其中,重庆、海南放开的幅度最大,分别把小贷公司的最高融资比例上升到230%和200%;江苏、四川、浙江、广东和福建提高到了100%。
高利贷?
一方面是国有大型企业、大型银行钱多却借不出去,一方面是中小微企业、个人需要资金没地方借。这个悖论,催生了不少高利贷行为。
相关人士表示,当前很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一没有财物报表,二没有足额的抵押,达不到银行的放贷标准;而且贷款的金额比较小,也比较分散,比如几万元的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大银行基本上是不愿意去做,对国有大型大银行来说,几千万的贷款都是小儿科,他们动辄几十上百亿,这样的人力成本就会非常低。
银行贷不到,亲友借不着,这个时候怎么办呢?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听到哪里有消息说可以贷款给你,只要这桩生意可以赚五万,还了利息还可以赚两三万,利息高他也会去贷。陈贵阳认为,贵阳乃至全国,都不同程度存在放高利贷现象,这个高利贷是什么含义呢?也就是利率超过了国家规定的4倍,超过4倍是不合法的。由于市场需求旺盛,银行贷款相较手续繁杂、门槛高,费用也不低,所以就催生了高利贷。
对于解决的办法,赵向阳认为,如果说我们小贷公司遍地开花,阳光化经营,高利贷这种现象还会不会出现,借款人去这家小贷公司要三分利息,另一家要两分五。当资金供不应求的时候,它就往上涨,当供过于求时,它就往下降。资本都是逐利的,没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就会想方设法的绕开。另一个客观原因是银行贷款方式满足不了多样的资金需求方式,比如说贷款周期比较短的,十天左右,这样的贷款在银行是不可能实现的,光是银行的审批流程这点时间或许不够。
高利贷也逃避了大量的税收。由于自然人放贷是合法的,就像P2P那样,这样税收全部流掉了,小贷公司既然融不到资,就只用“小贷公司”这一个空壳,来作为合法经营的一个幌子,然后通过自然人去放贷。赵向阳介绍说,我们全省的小贷公司账面上的贷款规模一百个亿左右,实际上地下放贷是在这个量的十倍以上,为什么不让它们阳光化经营呢,而后通过改变一些政策和管理办法,让它们浮出水面,让它们能够融资,在税收上能够得到与其他省相应的优惠政策,比如说降税率,宽税基,税率虽然低了一点,但所收的税还是比原来大大的增加了。
提到税负重的问题,赵向阳介绍说,在重庆,小贷公司所得税实际执行的是百分之十五,它享受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广西以税务公告的这个形式,所得税执行的是百分之九。然而贵州在这方面没有任何的减免。
他说,现在小贷公司利率受到管制,超过同期四倍是违规的,假如这四倍的利率全部把它放贷出去,那么实际得到的,也就是全年都在放贷且没有任何风险发生的情况下,它得到的收益是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左右,这就反过来显现税收,那么金融企业呢,比如像它的风险准备金能够在税前扣除,它可以进行同业拆借,而我们小贷公司不能享受。营业税它享受了金融企业这方面的优惠,比如像我们农信社,它享受的营业税是三点几,我们是五点几。
野蛮生长?
有分析人士认为,小贷公司近年来的野蛮生长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管理,单靠自律公约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以至于出现两个极端,一个是没人管,银监和证监部门都不管,央行基本上也不管,各种优惠政策惠及不到;一个是管得太死,这主要是过去的框框套套,早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赵向阳认为,现在框框套套不少,比如要想成为小贷公司的董事成员,必须无犯罪记录。假如某一个人因为酒驾服了刑,但是他出狱后想成为小贷公司股东,他有几十万,或者一百万想入股,为什么要拒绝他呢,他有了收入才更好地回归社会,正常情况下,如果他有困难,我们都还要去去帮扶他,所以这些东西有些匪夷所思。
在风险控制上,银监及银行对小贷公司融资抱着非常谨慎态度,只有国开行少量对小贷公司进行融资支持。赵向阳说,小贷公司它本身不吸收公共存款,他就不属于公众机构。它损失的是股东自己的钱,他对风险的控制比你自己还要重视,他自己的五千万一个亿,放出去收不回来,只有他公司的股东倒霉,不会连累其他人,不像银行,银行的钱是老百姓的钱容易造成社会矛盾,既然都把它界定为一个非公众的公司,那就按非公众公司的特征去监管。事实上,即使允许银行给全省所有小额贷款公司按目前注册资金的50%给予融资支持,按目前规模,全部下来也只有45个亿,就算整体发生风险,占全省银行贷款规模的也只有0.5%左右,比重很小,根本不可能出现什么系统形态风险。
无法接入人行征信系统是困扰小贷公司的又一难题。
小贷、担保公司无法直接获取企业或个人的信用记录,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小贷公司的大部分客户都是中小企业和农户,由于没有接入人行征信系统,小额贷款公司很难全面、真实地掌握客户的信用情况。这种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小额贷款公司的疑虑,既阻碍了放款效率,又束缚了公司扩大业务规模的手脚。
据了解,我省已经有24家小贷公司申请接征信系统,正在对接的过程中。尽管这个征信是间接接入法,但赵向阳认为这是一大进步,“我接入这个系统,我们会告诉贷款人,既然我们从事的贷款是没有抵押没有担保的,如果你不准时还贷,贷款人在我这是有不良记录的,然后贷款人再去任何一家金融机构贷款都是不可能的,它是一种威慑,也是一种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