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央行7月1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03万亿元。6月份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8万亿元,比上月多4180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902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83.27万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分别比上年末和上年同期低2.2个和3个百分点。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7.02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1个百分点。当天,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就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您刚才介绍了6月份社会融资规模的总体情况,能否对结构特点作出进一步说明?另外,今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下滑,能否就下滑的原因谈谈您的看法?
阮健弘:从结构看,社会融资规模变动有以下特点。
一是对实体经济发放的贷款同比多增。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548亿元。二是债券市场融资明显回升。上半年,企业债券净融资为1.0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38万亿元。三是股票融资有所下降。上半年,非金融企业股票融资为2511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799亿元。四是表外融资明显多减。上半年,委托贷款减少8008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减1.4万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863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减1.5万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717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减8388亿元。
关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下滑,主要与各方面加强监管、去杠杆政策效应逐步发挥有关,比较突出的体现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上。6月末,委托贷款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回落5.9个百分点。
资金运用方面,前期有较多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去杠杆过程中,这些行业的不规范融资在减少。
资金来源方面,委托和信托贷款的部分资金来源于理财产品。上半年,银行表内资金对表外理财产品投资下降1.76万亿元,其中,6月份下降9156亿元,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资金来源明显收缩。
应该看到,6月末,人民币贷款、企业债券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2.7%、8.7%,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和0.4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对冲了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下降的影响。此外,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加快,不良贷款核销力度加大,若还原这些因素,实际贷款增长会更多。
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做好预调微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促进金融机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6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74%,比上月末高0.55个百分点;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为3.48%,比上月末低0.14个百分点。未来,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实施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加强形势预判和预调微调。预计未来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合理增长。
记者:请问上半年贷款在投向结构方面有什么特点?
阮健弘:上半年,企业及其他单位本外币贷款新增5.19万亿元,同比多增766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新增1.33万亿元,同比多增1.23万亿元,较好支持了实体企业的流动性资金需求。
6月末,企业及其他单位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0%,比全部贷款增速高0.9个百分点。
从中长期贷款实际投向数据看,服务业中长期贷款平稳较快增长。6月末,服务业(即第三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6%,比同期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1.5个百分点。上半年,服务业中长期贷款新增2.72万亿元,占全部产业中长期贷款增量的79.9%。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回升。6月末,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2%,比上年末高1.1个百分点。上半年,工业中长期贷款新增4354亿元,同比多增1069亿元。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6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1%,比同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高8.5个百分点。
记者:请问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信贷的情况如何?
阮健弘:2018年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比2017年占比水平低1.9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3.6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9.63万亿元,同比增长24.1%,增速比上年末高7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08万亿元,同比增长37.4%,增速比上年末高4.8个百分点。
记者:请问当前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长情况如何?已经出台的措施在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方面是否有成效?
阮健弘:今年以来,人民银行3次实施定向降准,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业,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近期,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
从政策落地情况看,这些精准聚焦的措施已经开始取得成效。
一是普惠领域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由以往的低增长转为趋势性回升。6月末,余额7.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比上年末高5.8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743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增量水平;覆盖户数近150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9.9%。6月份,新发放的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平均水平为6.42%,比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二是在信贷政策引导下,金融机构积极服务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加大升级力度,改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管控模式。
6月末,服务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36万亿元,同比增长16.3%,占全部服务业企业贷款的三成多。其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8.6%,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2.3%,卫生和社会工作业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30.5%,教育业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6%。
从我们监测的情况看,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有所下降,5月末,不良贷款率为4.1%,比上年同期低0.6个百分点,比新兴市场国家中小企业不良贷款率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切实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