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 注册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鑫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8年9月21日)
  • 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余庆鑫财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12月2日)
  • 热烈欢迎贵州智博利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3月3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兴汇融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加入协会! (2015年9月7日)
  • 欢迎贵州省桐梓县国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30日)
  • 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众和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29日)
  • 您的位置:遵义市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行业协会 > 行业动态 > 正文

    对近期一些网络借贷观点的辨析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沈艳  2018年7月31日
    对近期一些网络借贷观点的辨析

      2018年7月15日,北京大学金融科技情绪指数(周度)跌到了历史最低位。2013年1月至2016年底,该指数的平均值为-5,即媒体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闻报道情绪大体平和。2018年5、6月以来,该指数一路走低,直至出现前所未有的断崖式下跌(7月1日、8日、15日、22日分别是-458、-414、-639、-698)。

      指数背后的现实是,近期网络借贷平台问题集中爆发的现象引发国内外多种解读。其中,有两种观点也被关注:一是网贷问题是监管趋严的结果;二是网络借贷问题频发标志着中国金融科技繁荣的终点。

      对于第一个观点,根据北京大学数字金融中心的研究,近期网贷问题最根本的原因,是部分平台偏离信息中介定位的现状和监管对信息中介定位的坚持之间的落差决定了不少平台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研究表明,我国网络借贷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监管相对宽松、没有完善征信系统、没有对相关业务详细统计、民众习惯刚性兑付的情况下,大量个体投资人与大量个体借款人之间展开的借贷业务。借款人和出借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而在网络借贷成本高、不少平台没有足够多的投资人和借款人、大部分平台轻风控且大数据分析能力弱等背景下,该行业开始出现资金池,拆标打包、自动投标和债权转让等原本可以提高网络借贷效率的方式出现异化,平台往往偏离信息中介定位,依靠新投资人补偿旧投资人的“庞氏骗局”普遍存在。

      因此,一旦出现一些波动使公众对行业前景的判断由乐观转为悲观,投资人会因缺少信心而减少投资,平台就无法继续采用“吸新还旧”的模式运营,这会导致资金端枯竭。同时,如果借款人认为平台可能倒闭,那么在没有征信系统、违约成本低的情况下,借款人就容易选择不还款。这导致逾期率快速上升、平台资产质量快速恶化。近期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影响了一些小微企业的还款能力,因此即便没有监管趋严,不少平台因为经营模式不可持续而退出也是大势所趋。

      近期,监管机构进一步明确了监管方向,即主要是有序整治网络贷款行业,消除不规范、高风险的业务模式,让规范、符合资质要求的平台健康发展,并非“一刀切”。

      但是,不少平台运营模式不可持续这一问题短期内并未解决,所以合理的预期是,一段时间内仍将看到一些平台陆续退出市场。事实上,监管部门对于平台良性退出也逐步展开安排,让合理有序的退出减少对市场的影响。当然,要回归信息中介定位,对于行业内的平台构成较大挑战。

      对于第二个观点,即不少人质疑“网络借贷问题频发是否标志着中国金融科技的繁荣走向终点”,笔者认为,尽管目前网络贷款行业遇到不小的挑战,但还要看到,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并没有因为近期的状况而发生变化,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仍然大有潜力。

      首先,从需求端来看,中国信贷服务仍存在巨大的供需缺口。目前未享受到金融服务或者未能享受到足够的正规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和个人仍达七成。

      其次,从供给端来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网络借贷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达7.72亿,97.5%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移动终端的普及为显著降低网络借贷成本提供了可能。

      再次,发展金融科技需要的人才、技术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培养了大量高精尖人才,产业结构的不断提升为数字化金融服务提供了新场景。而不断成长的大数据分析能力也为降低获客成本、实现场景化精准定位、服务长尾客户等提供了新思路。

      因此,目前市场出现的低迷情绪并不足以全盘否认网络贷款业务的价值。事实上,在监管缺失的环境下,网络借贷野蛮生长、鱼龙混杂的局面应当结束了。只有消除不规范、高风险的业务模式,才能让规范、符合资质要求的平台健康发展,实现优胜劣汰。

      长期来看,加快征信系统建设、加强投资者教育、媒体加强自律、平台扎实自身业务等都属于稳健发展网络借贷行业乃至金融科技的必要环节。相信经过这一轮市场和监管的检验,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将会更稳健,更能踏实地支持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责任编辑:袁浩

    联系电话

    0851-2821259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