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 注册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鑫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8年9月21日)
  • 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余庆鑫财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12月2日)
  • 热烈欢迎贵州智博利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3月3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兴汇融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加入协会! (2015年9月7日)
  • 欢迎贵州省桐梓县国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30日)
  • 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众和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29日)
  • 您的位置:遵义市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行业协会 > 政策法规 > 正文

    降杠杆须有“破”有“立”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马梅若  2018年8月13日
    降杠杆须有“破”有“立”

      日前,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2018年降低企业杠杆率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从六大方面、28个要点给出了一份详细的“降杠杆指南”。《要点》切中问题要害,直指降杠杆的两条基本思路——“破”风险之源,“立”发展之道。

      一方面,“破”风险之源包括了对相关风险的预警、对负债的约束、对不良的积极处置、对低效甚至失效企业的市场出清,其实质是“劣汰”,塑造公平市场秩序。

      在诸多约束强化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的信号是,《要点》特别强调了要完善“僵尸企业”债务处置政策体系,破除依法破产实施障碍,完善依法破产体制机制。

      “僵尸企业”出清、推动依法破产并非首次提出,甚至在有些人看来是“老生常谈”,但在此前的文件中,对“破产”经常是点到为止,或与其他举措并列处理。而本次《要点》对这一问题不仅单独成章,还从债务处置、有利于“僵尸企业”出清的税收政策等财政政策安排、相关法律实践制度的完善和修订作出了系统性规定,明确了各部委的分工与各项工作的时限,这意味着未来针对资不抵债且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企业进行依法破产工作可能会加快推进。

      此前,部分资源配置扭曲现象如落后产能企业的“关停并转”、债券违约处置、不合规上市企业退市等,往往因为缺乏合理的处置机制而推进缓慢。而近期上述情况都在得到“纠偏”——除了《要点》释放出的完善破产机制信号外,部分不合规经营的上市企业被“喊话”或被强制退市,落后产能企业“关停并转”过程中行政干预“弹性”减弱,企业的“侥幸”心理也将被削弱,这不仅在个别、局部风险与系统性风险之间建立起一道防火墙,更是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有效之举。

      另一方面,更为积极的降杠杆则重在 “立”发展之道。

      如果说“破”讲究的是借债还钱、失信受罚的约束之理,那么“立”则重在挖掘开源与增长之道,强化资产质量与效率。

      对此,《要点》给出的路径包括:支持国有企业通过增加资本积累、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市场化债转股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本、充实资本实力;积极发展股权融资,加强主板、中小板和新三板建设等一系列拓融资、拓发展之道。

      值得一提的是,《要点》并非依靠强制力,而是从市场化逻辑出发的。

      以篇幅最重的债转股为例,此前,债转股一直存在签约多、落地难的问题,究其原因,既有“被动”投资非优质标的可能带来的权益受损风险,又有退出机制不健全导致的流动性不足、变现难问题。《要点》对这一点进行了明确:要完善转股资产交易机制。研究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集中开展转股资产交易,提高转股资产流动性,拓宽退出渠道,并把时间节点定在2018年底。这意味着,转股资产交易机制有望在下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

      同理,在强调要推动有序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时,《要点》明确要按照“真实出售、破产隔离”原则,有序开展信贷和企业资产证券化。此举旨在打消机构对资产质量的顾虑,同时也是夯实底层资产、保障金融安全的一道必要的“安全阀门”,是业务中长期有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当然,降杠杆不局限于金融手段,也关乎各相关市场主体。例如,针对此前一直备受诟病的国企“高杠杆”问题,中央连发数文,并以通气会等多种形式,要求央企着力降杠杆、减负债,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其中,加快剥离非主营非优势业务,避免盲目铺摊子,这种政策指向与《要点》中“指导企业积极利用产权市场转让质量效益不高、与主业协同度低或非主业、亏损企业等相关资产,有效回收资金”相呼应。这也显示出,优化企业间、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企业经营效率、提高企业发展效益等增资产的手段,也是本轮降杠杆所必不可少的。

      在降杠杆的“破”与“立”之间,“破”是“立得住”的前提,是理清市场秩序的基石;“立”是最终目的,是企业实现价值、产业得到发展、经济社会有序前进的推动力。而这种相互成就的“平衡”,本就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多方紧密配合。

      决策层对此高度重视。近期多个降杠杆相关文件不仅由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发出,也有财政部、国资委、国家发改委的紧密配合。《要点》正是上述几个部门联合发布的,这显示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战效应正在加速形成。而这种跨部门、跨机构之间屏障的“破”与监管新秩序、新方向的“立”,也将成为本轮降杠杆攻坚的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杨喜亭

    联系电话

    0851-2821259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