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9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做出具体部署,其中在第十篇“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政策体系”中专设第35章“加大金融支农力度”,强调“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
金融系统应当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强有力金融支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此次发布的《规划》是贯彻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据。《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分别明确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22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时的目标任务,细化实化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贯彻实施好《规划》,对于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矛盾,保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金融系统应当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意义,更加自觉地担当起助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神圣职责。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最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之重器,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金融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系到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因此,金融系统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责任,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供更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完成好乡村振兴金融支撑重大工程,并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实现金融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应当加快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要根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展及其给农业农村带来的变化特点,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坚持市场化发展和政策引导支持有机结合的基本取向,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为主攻方向,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为根本途径,逐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加快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鼓励创新、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为此,要注重发展乡村普惠金融,深入推进银行业金融机构专业化体制机制建设,形成多样化农村金融服务主体。大型商业银行应当立足普惠金融事业部等专营机制建设,完善专业化的“三农”金融服务供给机制。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完善“三农”金融事业部运营体系,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应明确在乡村振兴中的职责定位,加大对乡村振兴信贷支持。中小型银行要优化网点渠道建设,农村信用社省联社要加快改革,农民合作金融要健康有序发展。鼓励证券、保险、担保、基金、期货、租赁、信托等金融资源聚焦服务乡村振兴。
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应当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要持续深入推进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县级土地储备公司参与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两权”抵押试点工作。充分发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作用,探索开发新型信用类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利用量化的农村集体资产股权的融资方式。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支持农业企业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创新服务模式,引导持牌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提供普惠金融服务,促进金融科技与农村金融规范发展。多项涉农金融改革试点的推进和各种金融产品服务方式的创新将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力。
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应当尽快完善金融支农激励政策。《规划》提出,抓紧出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这将为通过奖励、补贴、税收优惠等多项政策工具支持“三农”金融服务,提供规范和指导。央行宜发挥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将乡村振兴作为信贷政策结构性调整的重要方向。应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完善涉农贴息贷款政策,降低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成本。健全农村金融风险缓释机制,加快完善“三农”融资担保体系。充分发挥好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强化担保融资增信功能,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乡村振兴。这些激励政策的发布实施,将形成综合有效的正向激励作用,为金融更强有力支持乡村振兴创造有利条件。
新时代金融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金融系统各行业和各机构统筹协调,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打持久战、形成合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供更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奋力谱写新时代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的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