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 注册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鑫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8年9月21日)
  • 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余庆鑫财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12月2日)
  • 热烈欢迎贵州智博利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3月3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兴汇融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加入协会! (2015年9月7日)
  • 欢迎贵州省桐梓县国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30日)
  • 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众和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29日)
  • 您的位置:遵义市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行业协会 > 行业动态 > 正文

    用“巧劲”为小微企业“输血”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2018年12月3日
    用“巧劲”为小微企业“输血”

      近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持续性热点。

      目前,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合理运用,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局有所缓解。但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可以确定的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不能归咎于资金宏观总量不足,问题或许仍出在传导机制不畅上。那么,我们还能如何更好地帮助小微企业获取资金?

      不妨审视小微企业大国美国的一个做法——用财政出资的专项基金为小企业“输血”。结合我国国情,我们或可从中汲取可行经验。

      小微企业在美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据调查,小企业占全美企业总数的99%,对GDP的贡献比重超过五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金融“脱实向虚”的危害深深刺痛了美国与全球经济;危机后,美国开始重新审视自身金融政策,也更加重视对小企业的支持。2010年,美国国会批准了小企业工作法案。据此法案,小企业贷款基金得以建立。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小企业贷款基金官网介绍,该专项基金由美国财政部出资,旨在链接银行与小企业、促进就业、以社区为单位刺激经济增长。其运作模式是:美国财政部直接向基金注资,基金会将资金划拨至全美有相关资质的社区银行以及社区发展信贷基金,社区银行和社区发展信贷基金专款专用,将该资金用于对小企业的信贷服务上。而当贷款到期,参与该专项基金的金融机构从小企业处全额收回本息后,机构便可退出该基金项目。

      自成立以来,美国财政部通过该专项基金间接向332家机构拨款超过40亿美元,包括对281个社区银行约39亿美元的拨款以及对51个社区发展信贷基金约1.04亿美元的拨款。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通过该基金项目的刺激,参与机构对于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借贷的累计净影响额达到191亿美元,杠杆效应明显。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基金项目参与机构对符合要求的小企业发放的新增贷款达到22亿美元。截至2018年6月1日,274家、投资总额达37.3亿美元的该基金项目参与机构已经全额收回本息并实现了退出。由此可以看到,小企业贷款基金的成立,对美国经济以及小企业发展的帮扶成效比较显著。

      笔者认为,美国设立小企业贷款基金项目的做法,有以下三点值得我们深思和适当借鉴:

      第一,该基金项目的运作模式清晰、直接、高效。美国所谓的“社区银行”,类似于我国的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等中小地方性金融机构。该基金项目直接运用财政资金向广布各地区的社区银行投资,再由机构专款专用于小企业信贷服务,这种模式流程简洁,资金去向易于追溯,便于把控。目前我国自上而下用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资金和拨款种类不在少数,总额相当充裕,但效果不及预期,小微企业仍然融资难、融资贵,就是因为资金的传导机制、流通渠道不够直接简洁,导致资金运送不畅。而在美国这一模式中,参与该基金项目的社区银行遍布美国47个州的3000多个地点。笔者通过查询发现,几乎每个州人口较密、经济较为集聚的城镇,都可以找到参与的社区银行。换言之,大多数小企业都能在距离自己较近的社区银行,通过该项目基金的支持顺利贷款。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这种简洁高效的模式。譬如,我国符合条件的银行可以共建信息库,将各自位于经济集聚、人口密集区域的基层网点加入名单,各类用于帮扶小微企业的项目资金、财政拨款应直接到达名单中的网点,这可以提高效率,疏通资金流通渠道,还可以更精确地追踪资金流向,确保落实到位。

      第二,这种帮扶小企业的模式由美国财政部信誉背书,可靠的同时可以产生良好的杠杆效应。从数据可以看出,美国财政部对基金项目的投资数额其实不算特别大,但产生的正向影响很好,间接撬动的新增小微企业贷款为数不少。这种模式产生的良性杠杆效应,值得我们思考。

      第三,该项目模式令金融机构的收益有保障,退出机制明晰,可以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许多情况下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积极性不高,是因为向小微企业贷款利润小、风险大,金融机构“怕贷”。在美国这种基金项目模式下,财政通过基金会的投资有效减低了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同时也较大程度保证了其收益。这样,金融机构便有更大动力通过参与基金项目向小微企业贷款。这不仅能鼓励金融机构运用财政的专项资金帮助小企业,更通过杆杠效应的正向激励,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投入资金去扶助小企业成长。

      中美两国国情不同,财政和金融体系各有特点。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双方可以相互借鉴好的做法。在运用多种渠道向小微企业“输血”上,美国小企业贷款基金的模式值得深思,其优点若能结合我国国情,便有可借鉴之处。当下,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各界重视、信贷总量充足、金融业“几家抬”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良性局面,若能在疏通资金传导机制方面下更大工夫、用更多“巧劲”,小微企业发展就一定能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赵乘锋

    联系电话

    0851-2821259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