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京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这是中央在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精准辨析经济运行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提出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工作遵循的重要指导原则。这对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央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科学分析当前经济形势,提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重要判断。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此后的3年时间,我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市场配置资源效率有所提升,经济循环得到恢复,金融风险得到局部缓解,宏观风险相对稳定,债务率相对稳定,新动能持续发展,新旧动能转换速度有所加快。
但是,客观地看,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不够深入,还存在各种矛盾和问题。中央提出“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这是合乎事实的重要判断。透过现象看本质,我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更多是长期性、结构性问题的短期反映,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仍是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根源是要素配置的扭曲。
“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字方针”,这是中央提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
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12月13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了“五个坚持”,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五个坚持”,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次会议首次提出了“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字方针”。可以说,中央正是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出发,适时地提出了“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动摇”及贯彻“八字方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
从实际出发,结合客观需要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内,都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主线。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促进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是一脉相承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带来的结果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八字方针”可谓有的放矢,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贯彻“八字方针”,要特别注重采取改革的办法,通过改革创新释放发展动力;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深度推进市场化,让市场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凡是市场能自主调节的就让市场来调节,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政府要依法行政,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自觉维护市场公平秩序,给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要贯彻好“八字方针”,坚定不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更多产能过剩行业加快出清,降低全社会各类营商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要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促进正向激励和优胜劣汰,发展更多优质企业。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八字方针”中的“四个关键词”,都各有特定涵义和明确要求,我们要精确理解其涵义、精准对照其要求,以钉钉子精神,务必落实到位,务必见到实效。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