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交所科创板第一股正式亮相。上交所官网当日披露的相关资料显示,股票简称为“华兴源创”的苏州华兴源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于6月21日开始询价,6月27日网上网下申购。
随着科创板第一股招股意向书、上市发行安排及初步询价公告等的发布,科创板距离首批公司上市敲锣的日子越来越近。就在一周前的6月13日,上交所科创板正式开板,中国资本市场自此迎来一个全新板块。
科创板的诞生,是新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历史性时刻,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科创板是改革“突破口”
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从那一时刻起,“科创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最受瞩目的关键词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头等大事。此后,一系列相关制度规则紧锣密鼓出台,一个全新的板块将在中国资本市场冉冉升起。
“在上交所设立科创板,表明了我国坚定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的决心,彰显了多层次资本市场增量改革的信心,是落实创新驱动和科技强国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大改革举措。”业内人士评价表示,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实际上强调了科技创新仍然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基调,这必将给中国资本市场的生态带来巨大改变。
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中国经济也正处于转型爬坡的关键时点。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创板的诞生被各方寄予厚望。
“设立科创板的主要目的,是增强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包容性,更好地服务具有核心技术、行业领先、有良好发展前景和口碑的企业,通过改革进一步完善支持创新的资本形成机制。”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此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设立科创板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具体举措,这次不仅仅是新设一个板,更重要的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在发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退市等各个环节进行制度创新,建立健全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的确,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承担着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壮大和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的两大使命。
“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在吸引优质企业发行上市、为投资者提供优质资源、增强市场长期投资吸引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如果注册制运行良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望推广到其他板块,从而完善资本市场制度,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
多层次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科创板的推出,是资本市场增量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将时间回溯至30余年前,在改革开放初期,北京、上海、深圳等地部分企业在股份制改造试点中,进行了股票发行、挂牌交易等诸多探索,拉开了股票市场改革发展的序幕。此后,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宣告新中国股票市场自此登上了改革开放的大舞台。
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建立之后,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入逐步完善的轨道。从股权融资市场看,继沪深股市主板市场之后,中小企业板、创业板、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以及私募股权市场,陆续设立并不断完善。
“作为经济最具活力的一环和资源高效配置的平台,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助于优化我国融资结构,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业内人士表示,要承担并完成好这些战略任务,需要一个稳定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需要进一步促进多层次市场体系的发展完善。
实际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4月末,境内上市公司共3627家,总市值约60万亿元,均居世界前列。上市公司涵盖了国民经济全部90个行业大类,占国内500强企业的七成以上。此外,我国新三板市场、区域股权市场等拥有数量庞大的挂牌企业,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科创板诞生之际,深交所中小企业板迎来15周年,创业板也即将迎来10周年。
从中小板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可以进一步管窥新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15年间,中小板上市企业从首批8家发展到近932家,股票市值接近深沪两市总市值的20%,业绩保持两位数复合增长。截至2019年5月17日,中小板932家公司累计IPO融资6109亿元,股权再融资累计1.6万亿元。
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从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转型来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完善,为各种类型的企业拓宽了股权融资的渠道,支持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统计显示,2016年以来,在新上市和IPO在审企业中,有四分之三以上属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说,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正成为经济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
资本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上市公司发展中得到充分体现。
“上市公司在各方面都应起到带头作用,发挥好‘头雁效应’,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起到了‘转换器’的作用。”易会满此前不久表示,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本形成机制、健全产权制度、激发创新活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2018年,一批创新型、成长型的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获得了较快发展。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战略新兴行业上市公司1425家,占全部上市公司的39%。
的确,不管是已经走过近30年的主板市场,还是中小板、创业板市场以及刚刚开板的科创板,在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助推高质量发展中,均已经和即将展现出强大的动力。
据统计,截至2019年4月30日,932家中小板上市公司中共有715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75家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占比分别达到77%和40%,其中,192家公司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84家公司拥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9家公司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支持、68家公司为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
从创业板方面看,板块内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超七成,34.57%的公司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11.26%的公司承担国家863计划、23.31%获得国家创新基金支持、拥有与主营产品相关的核心专利技术项目2.6万项。
而从市场定位看,科创板就是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且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成长型企业,还要兼顾市场认可度高的新模式、新业态企业。这一定位,决定了科创板在支持创新驱动战略中应该发挥重要的“助推器”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国经济也进入新旧动能转换的攻坚期,谁能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就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领跑者”。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就是要进一步丰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科创型企业股权融资效率,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