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谈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话题。在和全国人大代表周义哲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
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总书记的关切,如今也是全社会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我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严控PM2.5排放量,遏制臭氧污染,治理黑臭水体,保护饮用水水源地……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绿色发展成绩单亮眼,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神州大地徐徐铺展。
阔步迈向新时代,绿色发展仍需久久为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发展目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下一步尤需全面深化绿色转型,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让我国下一步发展面临着较大困难挑战。然而,越是面临困难挑战,越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越要向绿色转型要出路、向生态产业要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从生态本身的效益和价值看,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只要把绿色发展的底色铺好,就一定会有今后发展的高歌猛进。
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做好协同发展大文章。“十四五”期间,绿色转型应纳入宏观经济治理中,坚持系统思维,努力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同经济社会发展一体谋划、一同部署,避免各项政策各自为战。同时,要加速推动能源、交通、产业结构转型,政府、市场、社会政策各司其职,尽快形成良性互动的“大环保”格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金融还需继续发力,为绿色发展提供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当前,我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1万多亿元,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这为我国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厚植了金融保障。下一步,要更好进行绿色金融政策设计和规划,发挥出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三大功能——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市场定价,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五大支柱”。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宝贵生态财富。为子孙谋、为全局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我们一定要抓住生态环境建设这个关键,把伟大祖国建成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