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 注册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鑫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8年9月21日)
  • 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余庆鑫财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12月2日)
  • 热烈欢迎贵州智博利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3月3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兴汇融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加入协会! (2015年9月7日)
  • 欢迎贵州省桐梓县国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30日)
  • 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众和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29日)
  • 您的位置:遵义市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行业协会 > 政策法规 > 正文

    政策综合显效 加速释放经济动能 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经济社会热点问题

    来源: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记者 马玲 发布日期:2024-05-22 07:13  2024年5月23日
    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5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出席,回应了1万亿元国债支持项目建设进展、如何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制造业发展趋势、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推进情况等问题。

      增发国债项目进展总体顺利

      去年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专门用于支持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灾后恢复重建,以及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相关资金已于今年2月前全部下达到各地方。

      对于增发国债项目建设的最新进展,李超表示,增发国债项目进展总体顺利,各地正在抓紧推动项目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在已落地的1.5万个项目中,已开工建设的约1.1万个,开工率超过70%。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体进展较快,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8省市项目开工率达到80%左右。一批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的教育、医院、道路、供水等项目已基本完工,能够在汛期前投入使用。

      4月中旬,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全国2023年增发国债项目实施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积极推动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特别是推动加快防汛、水毁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重点恢复重建工程在今年汛期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从资金下达、项目推进和过程监督等全链条作出了一系列安排,确保增发国债项目既能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也能发挥在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就业增收、改善居住生活条件等方面的作用。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从三方面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重”建设准备工作。李超表示,一是做好项目储备。从今年2月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组织各地方各相关部门,梳理储备今年能开工建设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二是细化任务举措。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明确“硬投资”项目细化要求和“软建设”具体举措,“软建设”即为保障投资项目建设而推进的制度建设,并根据需要制定出台相关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三是做好第一批项目下达准备。在前期开展工作基础上,梳理出一批符合“两重”建设要求、可立即下达投资的重大项目,待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牵头会同有关方面,认真做好‘两重’建设各项重点任务的组织实施工作。”李超表示,一是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二是做好“硬投资”项目组织实施,三是加快“软建设”政策出台落地,四是加强实施效果跟踪评估。

      制造业将保持恢复发展结构优化态势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反映制造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晴雨表”。3、4月份制造业PMI均位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李超分析道,这反映出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效益有所改善,景气水平和企业预期持续向好。

      李超表示,推动制造业持续恢复发展的有利条件正在积聚。例如,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4.3%,连续3个季度增长,利润增长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等提供了有力支撑;1至4月份,制造业投资增长9.7%,增速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5.5个百分点;4月份,制造业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2%,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这些都表明制造业企业对未来市场发展信心总体稳定。

      “总的看,我国制造业将继续保持恢复发展、结构优化的态势。”李超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切实提高制造业发展质效。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落实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在促进国内消费方面,加快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增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消费和文旅等服务消费,加大力度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等新增长点。同时,要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深入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持续释放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出台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在制定落实相关行动方案和政策举措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加大中央投资对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明确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同时,推动地方抓紧采取行动,北京等27个省市印发落实方案,因地制宜出台制造业贷款贴息、以旧换新补贴、消费券等支持政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正在持续释放。

      “需要指出的是,推动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要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我们充分尊重企业和消费者的意愿,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李超表示,在工业、农业、建筑、医疗等设备领域以及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领域,不少民营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具备优势,有能力、有条件、有意愿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4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两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听取11家民营企业对于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意见建议,鼓励有关生产企业、平台企业积极发挥作用。李超表示,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部分家电企业、汽车企业已公布的以旧换新补贴计划金额超过150亿元,多家电商平台与生产企业合作投入超过100亿元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随着相关政策持续落地,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正参与到这项工作中,让更多先进设备及高质量耐用消费品进入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抓紧建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并推动落实‘1+N’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经营主体作用,引导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投入,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各方面工作。”李超表示。

                                                                                                                                                                                                  责任编辑:杨喜亭

    联系电话

    0851-2821259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