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登录 | 注册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鑫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8年9月21日)
  • 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汇川区启航小额贷款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7年4月20日)
  • 热烈欢迎余庆鑫财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12月2日)
  • 热烈欢迎贵州智博利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6年3月30日)
  • 热烈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兴汇融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加入协会! (2015年9月7日)
  • 欢迎贵州省桐梓县国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30日)
  • 欢迎遵义市红花岗区众和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加入本协会! (2014年12月29日)
  • 您的位置:遵义市融资担保小额贷款行业协会 > 行业动态 > 正文

    安徽模式的现实意义

    来源:金融时报  2015年8月19日
     
      “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安徽模式兼顾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和小微企业的各方关切和利益,充分发挥了合作各方的优势和潜力,是一种既符合政策导向,又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
      有利于实现政府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宏观意图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世界各国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通行做法。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安徽省实际,通过股权和再担保业务两个纽带把全省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联合起来,重整并逐步夯实以自身为龙头的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安徽模式,改变了原先融资性担保体系合作中先由市县承办担保机构全额代偿,在市县承办担保机构无力代偿或破产之后再由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代偿的做法,改由市县承办担保机构承担40%,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承担30%,引导和促进市县担保机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三级联动、协同助力小微企业融资,有效提升担保行业的运行质量和社会价值,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有利于完善银担合作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
      担保机构作为引导信贷资金流向小微企业的专业融资增信机构,主要业务集中为银担合作。担保机构有效分散了银行信贷风险,扩大了银行业务市场空间。然而,当前国内大部分银担合作中,作为主债权人的银行不承担任何风险。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结合银担业务合作实际,积极主动与银行交流磋商,正面回应银行关注的风险敞口、代偿效率、追偿法律效力等焦点难点问题,加强与银行各部门特别是风控、法务等后台部门的对接,按照“一本多元”原则,在坚持核心条款的前提下,灵活设定各家银行协议版本和合作方式,通过构建以自身为龙头的省市县三级政策性担保体系,实现体系和体系间的对接,有效解决了融资担保机构和银行单个对接中的弱势地位,切实改变了担保机构全额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被动局面。
      有利于形成动力机制
      融资性担保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扶持小微企业发展最有效、最直接的抓手。安徽省人民政府为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不仅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政策,还通过建立持续性注入资本金机制做大做强融资性担保机构。“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的实践,不仅需要银行、市县担保机构的参与和支持,也离不开安徽省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推动和介入。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始终围绕政府政策导向,不断加强与各级政府的合作并按照市场化操作方式推动“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落地,通过政府介入,增强了银行与市县担保机构的合作信心,为共同服务小微企业注入了巨大动力,为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融资便利。
      有利于形成工作合力
      “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安徽模式通过撬动融资价值链上各方的合作动力,有效整合各级政府的政策资源、合作银行的资本资源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资源,改变了合作各方单打独斗的工作局面。为推动地方政府落实10%风险分担,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相继在全省16个地级市召开座谈会,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做好市县分批跟进工作,积极促成政府、合作银行、合作担保机构等互通信息、互相协商、加深理解、增进信任、形成合力,推进模式尽快落地。合作各方紧紧围绕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目标,协同创新,多措并举,实现了“资源共享、风险共管、优势互补、多赢互利”,有助于避免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产生。
      有利于高效配备资源
      通过“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协同各级银担协会、政府主管部门、银行和市县担保机构,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整合企业注册登记、生产经营、人才技术、纳税缴费、劳动用工、节能环保等信息资源,组建再担保系统的征信体系,积极构建大信息工作格局,推动融资担保行业信用信息体系建设,逐步建立运用大数据加强风险管理的能力。在实现客户资源信息化的基础上,做好信用评级等信用信息的组织、开发和使用工作,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流向优质企业,真正做到扶优扶强、扶小为大。(本文作者就职于安徽省信用担保集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0851-28212591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