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什么?读《金融支柱》
来源:金融时报 2016年5月30日
全世界商学院的学生们都会学习一门从分类上讲叫做 “金融”的课程,虽然特定的金融模块具有许多不同名称。大部分金融投资者从前也是商学院学生,他们将自己工作生活中的大量时间投入到金融运转之中。他们努力的结果,不论好或坏,都成为了金融数据,经由财经媒体报道并分析,并且反过来成为下一代金融专业学生学习的资料。
因此,不论我们是否亲自从事金融实践,金融都围绕在我们身边。即使我们没有实践,金融的很大一部分仍然会通过政府在公共开支、借债和税收方面的政策影响到我们。不过,更多与金融相关的内容在支配我们的生活,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持有范围甚广的金融产品中的至少一项:比如保险、抵押贷款、储蓄账户或者养老金计划。
生活与金融如此地息息相关,然而我们真的理解金融吗? 甚至可以这么问:我们真的理解金融是什么吗? 它是一门科学? 还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 它是怎样运作的? 什么使它运作? 我们对它的运作机制有非常充分的了解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以从金融专家盖伊·弗雷泽·桑普森的《金融支柱》中找到。
盖伊·弗雷泽·桑普森是英国伦敦卡斯商学院资深教职人员,他在这里创立并教授研究生投资模块并监督多个调研计划。他是一个有着长期从业经验的资深投资专家,曾经在中东阿布扎比投资局担任投资控制家,后来几年他在顶级的基金经理那里从事国际操作的相关工作。同时,他还是好几本金融和经济方面图书的作者,包括《多资产类别投资策略与另类资产:全球后危机时代的投资》。他最畅销的《私募股权——一种资产类别》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被世界范围内商学院采用,作为相关专业指定教材。除了教书、写作和投资活动外,多年来,他还从事咨询和高级别执行培训课程,帮助投资者制定战略框架,安排投资活动,并且开发出使得这些活动恰当开展所需的系统和流程。作为财经评论家,他经常在电视和广播上出现,成为一位著名的公知分子。本书是作者在卡斯商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倾注了其大量心血。
传统金融界提倡用计量方法进行研究,然而作者盖伊·弗雷泽·桑普森在本书中却反其道而行,向把所有金融问题都进行量化这一惯例提出挑战。他主张,金融的核心不是现在被广泛应用的高度科学化的现代化规则,而是在过去50年间真正屹立不倒的那些东西。这本书的核心讨论了金融市场的主要支柱——风险、回报和价值,虽然这些金融实践中的支柱从2007年开始逐渐清晰起来,但它们并没有被恰当地认识。相反,金融行业被定量的迷宫蒙蔽,痴迷于数学方案、随机模型、正态分布等,这些虽然在金融业有其用武之地,但并非全球市场的根基。作者认为,金融业对过去表现得过分依赖,历史数据成为金融预测和衍生品定价的基础。他说,虽然我们从历史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但历史并不能,也不应被看作是折射未来的镜子。最后,作者为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金融业需进行改革,这种改革与其他领域发生的现代主义运动有些近似。他呼吁金融领域定性的、有根据的方法回归,金融回到直觉、技能、责任和能力上来。作者运用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多领域知识,鼓励读者质疑一切,而不是驯服地接受传统智慧。
另外,值得读者关注的是,作者从“金融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出发,对金融的三大支柱——风险、回报与价值的含义及其在金融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进行深入探讨。在讨论过程中,作者引用科幻小说、图灵、桥牌、伽利略等各个领域相关案例与金融界进行类比,从哲学角度,将金融与物理等自然科学、心理学等社会学科进行对比,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
《金融支柱》是一本生动且颇具挑衅色彩的读物,对现代金融中的一些核心理念提出质疑。对于那些对现代金融感兴趣的人来说,本书将会引起他们的热烈讨论并广为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