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8360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1至5月回落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6月份当月增长7.3%,增速比5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月度累计增速继续在个位数区间运行。
投资资金保持快速增长
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49085亿元,同比增长20.9%,增速比1至5月提高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道路运输业、水利管理业和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速分别比1至5月提高3、3.6和8.5个百分点。
大部分地区投资增速仍在两位数以上。上半年,31个地区中23个投资增速保持两位数运行,仅有5个地区投资增速低于全国增速。有15个地区上半年投资增速较1至5月有所回升,1至5月增速较1至4月回升地区仅有7个。
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放缓。上半年,制造业投资82261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比1-5月回落1.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了6.4个百分点。受市场需求不足等因素影响,制造业多数行业投资增速普遍回落,在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投资增速较1至5月有所下降。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有所回落。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6631亿元,同比增长6.1%,增速比1至5月回落0.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速提高了1.5个百分点。
大力缓解民企融资难题
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下降,市场内生的投资增长动力疲弱,投资下行压力不容忽视;个别投资总量较大省份降幅扩大加剧,投资波动风险明显加大。下一步,大力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要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息、便捷、全覆盖的金融服务。成立由政府主导的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为中小企业提供低成本的担保服务。发挥好发改委建立的投融资合作对接机制作用,召开民营企业项目专场融资推介会,向各类金融机构推介优质项目。开展使用专项建设基金支持政策性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提供担保的试点,及时总结推广。积极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加大对优质民营企业上市支持力度。
另外,因城施策加大调控力度。鼓励商品房库存较大的城市进一步加大去库存力度,可采取先租后售、与政府共有产权等方式促进居民购房。
专家分析民间投资放缓原因
上半年,民间投资158797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比1-5月回落了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增速降低了8.6个百分点;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为61.5%,比上年同期下降3.6个百分点,比2015年全年下降2.7个百分点。
对此,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企业分类调整可能夸大了民间投资增速下滑的幅度,“我们认为,今年民间投资和国有控股投资突然出现显著分化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统计局对部分企业的注册类型进行了调整,而并非民间部门经营环境突然恶化。这当然不是说民间投资没有走弱。事实上,过去几年,其增速均在逐步下行。”汪涛指出,主要原因是企业盈利疲弱,而不是国有部门的挤出效应。
瑞银方面的分析表明,民间投资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占民间投资比重较高的制造业、房地产和采矿业的收入和利润不断恶化。
汪涛认为,如果企业盈利持续复苏,应该可以最终提振民间投资。而产品需求或者价格反弹应可以推动企业收入和盈利好转,进而带动民间投资,不过可能会有所滞后;去产能也可以改善工业企业收入、产品价格和盈利水平,最后促进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