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将在中国发行SDR计价债券
来源:金融时报 2016年8月15日
日前,世界银行获准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特别提款权(SDR)计价债券,总规模为20亿SDR,相当于28亿美元,结算货币为人民币。
据了解,此次世界银行发行的SDR债券,将是1981年以来国际市场首只SDR计价债券,具有重大的创新意义。
公开消息显示,中国工商银行已正式获得世界银行委任,担任世界银行SDR计价债券的主承销商及牵头簿记管理人,此外,汇丰控股将作为联合簿记行以及联合主承销商。首期发行规模为5亿SDR,将于8月份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
“对于中国债券市场,对于SDR作为国际储备资产,这都是标志性的发展。”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表示。
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
“发行SDR计价债券无疑对于扩大SDR的使用规模和范围有巨大好处。一直以来,SDR是官方部门使用的货币,私人部门使用得非常少,所以市场认可度、资产流动性比较差,相关金融产品也比较少。”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世界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SDR计价债券,是推动SDR金融工具市场化的有益尝试,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扩大SDR的使用,从而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
对于国际货币体系来说,SDR使用范围的扩大意味着市场投资品种的丰富。李建军表示,现在全球市场上比较活跃的债券都是以主要货币计价的,SDR加入这个市场之后,可以加强市场的稳定性,对于其他货币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约束。
“我们很高兴支持中国不断提升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作用。世界银行在中国发行SDR债券,将支持二十国集团(G20)扩大SDR使用的目标,帮助促进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将拓展中国投资者在国内债券市场获得外币债券的渠道,并为在中国寻求优质投资产品的国际投资者创造新的投资机会。”金墉表示。〉〉〉〉 02
自去年11月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以来,中国在推动扩大SDR的使用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工作。2016年4月起,中国开始发布以美元和SDR作为报告货币的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数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多次表示,应扩大SDR的使用。
7月份在成都举行的2016年第三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布的会议公报也表示,支持对扩大SDR的使用进行研究,如更广泛地发布以SDR作为报告货币的财务和统计数据以及发行SDR计价债券的可能性,从而增强韧性。
助力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
“在中国发行SDR债券,也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李建军称,人民币已经加入SDR成为篮子货币,若想使人民币真正得到市场的认可,需要通过扩大SDR的国际认可度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认可度。唯其如此,人民币加入SDR的效果和作用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人民银行还表示,SDR计价债券能够规避单一货币工具的利率和汇率风险,可以多元化境内投资者以及国际投资者的资产配置,也有利于丰富中国债券市场交易品种,促进债券市场开放与发展。
“现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是令人满意的,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加深,未来金融市场的作用会愈发明显。”李建军表示,在中国发行SDR计价债券,对于未来中国债券市场规模的扩大、流动性的活跃以及跨境交易都有切实好处。
就目前来说,李建军认为,由于SDR的使用还不够广泛,因此,此次发行SDR计价债券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包含人民币在内的新的SDR货币篮子生效之后,如何更加有效地拓展SDR的使用规模和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此外,李建军特别强调,由于SDR是一篮子货币,且每5年进行一次份额调整,所以,在未来拓展SDR的使用中存在一些技术性问题。“例如,如果债券期限较长,在SDR份额调整之后如何确保债券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讨论的。”李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