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创投的重要作用
来源:金融时报 2016年9月5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政策措施,释放社会投资潜力助力实体经济。会议确定了丰富创投主体和模式、发挥股权交易场所功能、支持国企设立或参股创投企业和母基金等多项政策,以增加各种社会资本对创投的投入,推动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进入实施创新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新阶段,这就需要创造更好的创业投资环境和条件,吸引和推动更多的社会资本支持创业投资,形成良好有序的创业氛围。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坚持市场主导,发展各类创业投资,是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发展新动能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调动社会投资积极性,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稳增长、调结构。
不过,在经历过去两年创业投资的高增长后,今年上半年的股权投资市场却出现明显下滑,甚至有人将其称为“寒冬”。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数据显示,上半年天使、VC和PE机构共新募集909只可投资于中国大陆的基金,新募基金数量同比下降46.2%。投资方面,上半年股权投资市场避险情绪较重,早期投资缩量明显。据统计,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2016年上半年共计完成3476起投资事件,投资案例数同比下滑24.7%。这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要更好地推动创业创新的发展,还需要重视对创业投资机构的政策扶持。
支持创业投资,营造良好的“双创”发展格局,离不开金融的重要支持作用。本次会议在确定支持创业投资的多项政策中,金融的关键角色值得重视。比如在丰富创投主体和模式中,提出“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参与创业投资”以及有序发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等新产品;在加大对创投企业的政策扶持中,除了对专注长期投资的创投企业在税收优惠、政府项目对接等方面给予支持外,还将在债券发行上加大支持力度。
在这些支持创业投资的金融政策中,最受关注的当属发挥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发挥股权市场的功能。本次会议确定的第二条政策指出,发挥主板、创业板和地方性股权交易场所功能,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机制,规范发展专业化并购基金,支持证券公司柜台市场等开展直接融资业务,畅通创投的上市、股权转让、并购重组等退出渠道。由此可见,要推动创业投资更好发展,需要发挥好资本市场的支持作用。
西方成熟经济体的发展经验表明,一个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于经济转型、新兴产业发展都将发挥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已构建起包括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在内的场内市场,以及包括全国股转系统和地方区域性股权市场在内的场外市场。这样的市场格局将成为我国创业创新的重要支撑,有助于创业投资的发展。
一方面,资本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一个成熟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功能就是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市场微观经济主体活力。也正因此,近几年来,关于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相关举措频频,尤其是今年以来,资本市场加强监管转型创新,不断夯实市场发展的制度基础,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着眼点就是要让资本市场担起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任,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实体经济之树。本次会议提出的发挥主板、创业板和地方性股权交易场所功能,完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交易机制,显然有助于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有助于创业投资机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配置。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是创业投资退出的重要渠道。对于股权投资来说,除了前期的资金募集、项目投资以外,后续投后管理尤其是资本的退出,无疑是另一个重要的维度,也直接影响着一些创业投资的投资风格和风险偏好。在股权投资退出方面,除了重组并购、协议转让等方式之外,所投企业通过资本市场挂牌交易退出,是非常重要的途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退出案例2053笔,其中80%为新三板挂牌退出。而此前设立的中小板和创业板,都曾成为前些年创业投资退出的重要场所,也曾造就了不少创业投资“神话”。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强调,要畅通创投的上市、股权转让、并购重组等退出渠道。这无疑对当前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实际上,当前的资本市场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被给予很高期望,承载了很多期待,资本市场的战略地位与各项作用的发挥始终受到高度重视。不过,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体系尚不成熟,要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战略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加强监管和投资者权益保护,夯实市场发展的基础制度。